把暗夜的浪漫还给城市 天天新动态
城市越暗,星空越亮。
夜间照明是城市的标志之一,但过剩的照明变成了光污染,让人们远离了自然、淡忘了星空。如今,人们正在努力让繁星满天的夜空回归。
【资料图】
近日,深圳西涌获得国际暗夜社区认证,成为全国首个国际暗夜社区。未来,深圳还将在持续改善西涌暗夜环境的基础上,逐步将大鹏新区全域建设成为星空公园,打造“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星空银河圈”。
什么是“国际暗夜社区”?深圳西涌凭借哪些优势获得该项认证?深圳如何探索国际暗夜社区示范的深圳模式?深圳卫视《晚间报道》邀请深圳市天文台天文部部长、副研究员梅林进行解读。
(点击观看视频)
我国首个国际暗夜社区“落户”深圳西涌
深圳西涌位于深圳市东南端,涵盖深圳市天文台、西涌沙滩以及鹤薮、新屋等8个自然村落,三面环山一面向海的地理优势,很好地遮挡了城市灯光的入侵,拥有越夜越美的星空。
为了满足人们对星空的向往和天文科研观测的需求,2021年深圳启动暗夜社区创建工作,并编制了《西涌暗夜社区光环境管理办法》。经过照明整治,社区内暗夜环境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提升,萤火虫种群数量显著增多,每年更是吸引了超3万人到这里观星摄影,推动了西涌暗夜经济文旅产业链形成。
深圳市天文台天文部部长副研究员梅林介绍,这两年中,暗夜社区的创建促进了西涌、南澳等区域的文旅发展和生态环境优化,同时,也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并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这也为接下来深圳推进城市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星空银河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样的探索也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据了解,国际暗夜社区认证是由国际暗夜协会(IDA)颁发的,需要城市户外照明既能满足生产、生活、安全和审美的需求,又不会对当地夜空环境造成不必要的影响。旨在最大限度地保护社区居民健康与生活,保护动植物夜间栖息地,减少光污染,节约能源。
国际暗夜协会负责人介绍,西涌国际暗夜社区授牌,证明通过深思熟虑的照明设计,创造一个安全且有利于社区发展和自然世界保护的夜间环境是可能的。
下一步,深圳还将积极推进大鹏星空公园建设,持续整改优化西涌、东涌的照明,推动海上光污染源的治理,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推进相关主题夜游活动,逐步将大鹏新区全域建设成星空公园,建立国际暗夜社区示范的深圳模式。
梅林说,国际暗夜社区认证成功不是终点,而是一个起点。寻求城市与自然间一个健康照明的平衡点,需要大鹏新区管委会、市规资局、生态环境局等多部门要联动,齐心合力,推出相关政策举措、持续推进照明整改、大力推广科学照明理念等,把暗夜社区给做实做深。
另外,作为一名天文工作者,梅林认为,像深圳市天文台等全国很多天文台都面临着光环境恶化的问题。因此,深圳在建设国际暗夜社区的同时,也在制定相应的暗夜社区光环境规范标准、夜空光的域值标准等相关全方位标准、条例,希望通过标准和条例的制定,树立符合我国城市发展和天文专业行业发展的标准和规范。
暗夜保护:把星空还给城市
暗夜星空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和遗产。早在20世纪80年代,一些国家和天文组织就开始提倡暗夜保护。
2007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等机构联合组织召开的首届世界“星光大会”上,将暗夜保护的意义进行了全面阐述。
2018年,经中国绿发会提名,我国西藏的阿里地区和那曲地区2个暗夜保护地正式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暗夜顾问委员会收录至“世界暗夜保护地名录”,成为我国首批得到国际组织认可的暗夜保护地。
2020年,我国的黄海湿地野鹿荡、山西洪谷、江西葛源、河北照金入选名录。截至2023年3月1日,全球目前共有305处世界暗夜保护地,我国有6处。
另外,经由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长期合作的国际黑暗天空协会认证,全球有21个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不少景点、国家公园在获得认证后提升了吸引力。
实际上,国内很多大城市已经在陆续探索“暗夜保护”并提出相应发展“暗夜经济”。
2019年成都提出“城市景观照明将采取亮灯分时控制等六大节能措施”;2022年青海省海西州发布我国首部暗夜星空保护地方性法规;《深圳市城市照明专项规划(2021-2035)》,提出建设三处夜景湾区5个夜景核心区,其中大鹏星空公园划定暗夜保护区,打造“大湾区1小时星空银河圈”。
对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星空银河圈”,梅林建议,西涌国际暗夜社区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创新实践案例,力求在尽可能少开发、少投资、少建筑的情况下,探索更高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经济的产出。
晚间观察:
西涌成为国内首个国际暗夜社区,标志着深圳在发展和保护之间很好地把握了平衡,同时发挥了较强的治理能力,暗夜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果,也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星空银河圈”积累了经验和信心,但离国际最高标准还有不小的距离。与萤火虫为伴,抬眼就是满目繁星,深圳还需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主笔 / 殷梦
主编 / 周占武 吕毓斌
记者 / 聂双双 焦皎 罗海燕
编辑 / 兰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