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漫画_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当前要闻
1、展开3全部 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2、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3、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资料图】
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5、便舍船,从口入。
6、初极狭,才通人。
7、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9、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0、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1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13、具答之。
1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15、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16、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7、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9、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20、停数日,辞去。
21、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2、”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23、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24、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25、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26、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7、翻译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
28、他顺着小溪划船行走,不记得路程的远近。
29、突然到了一片桃花林,生长在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其他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在地上散落着。
30、渔人对此觉得十分惊奇,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31、桃林的尽头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仿佛有光亮。
32、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
33、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
34、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35、眼前出现了平坦宽广的土地,整齐的房舍。
36、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
37、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
38、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
39、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40、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
41、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
42、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43、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
44、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45、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
46、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
47、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48、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
49、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50、”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
51、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说,报告了这番经历。
52、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53、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
54、但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
55、此后就再也没有问桃花源路的人了。
56、扩展资料创作背景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57、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
58、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59、义熙元年(405年),他坚定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
60、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
61、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棉被闷死晋恭帝。
62、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
63、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
64、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65、《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66、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67、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
68、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69、他的社会背景陶渊明曾祖或为陶侃。
70、外祖父孟嘉,晋代名士,娶陶侃第十女。
71、祖父做过太守(祖父名字有二说,或名岱或名茂 ),父亲具体事迹已不可考。
72、有一庶妹,小渊明三岁,后嫁给程姓人家,故陶诗文提及她时称程氏妹。
73、就其父尚有一妾看来,渊明最初的家境不坏。
74、八岁时渊明父去世,家境逐渐没落。
75、十二岁庶母辞世。
76、人物生平从小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
77、他早年曾受过儒家教育,有过四海为家的志向;在那个老庄盛行的年代,他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喜欢自然。
78、又爱弹琴读书。
79、他的身上,同时具有道家和儒家两种修养。
80、二十岁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
81、在此阶段他为生活所迫出任的低级官吏详情已不可考。
82、在短暂的居家生活后,二十九岁时,他出任州祭酒,不久便不堪吏职,辞官归家。
83、不久,州里又召他做主簿,他辞却了此事,依旧在家闲居。
84、隆安二年(公元398年),渊明加入桓玄幕。
85、隆安四年初(公元400年)奉使入都,五月从都还家,于规林被大风所阻,有诗《庚子岁五月从都还阻风规林》,表达了他对归家的渴望和对园林对旧居的怀念。
86、一年后因母丧回浔阳居丧。
87、三年丁忧期满,渊明再度出仕,出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
88、此时他的心情是矛盾的,既想为官一展宏图,可在出仕后却仍然眷念田园。
89、义熙元年(公元405年)三月,渊明为建威将军刘敬宣参军,经钱溪使都,动荡于仕与耕之间已有十余年,他已厌倦了也看透了官宦生活。
90、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八月,渊明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令。
91、十一月,程氏妹卒于武昌,陶渊明作《归去来兮辞》,解印辞官,正式开始了他的归隐生活,直至生命结束。
92、此时的渊明,政治态度入于明确的时期,思想上也入于成熟的时期。
93、不同于之前的躬耕生活,这时的他是有意识的了:他这样做,而且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
94、他以往的田园生活似乎是中小地主,此时却是劳力出的更多,也就是更接近于一般农民的生活。
95、期间他创作了许多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文,如《归园田居》五首、《杂诗》十二首。
96、义熙四年(公元408年)六月中,渊明家中火灾,宅院尽毁,被迫迁居。
97、义熙十一年(公元415年),朝廷诏征他为著作佐郎,渊明称病没有应征。
98、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王弘为江州刺史,约于此年或稍后一二年结交渊明,二人之间有轶事量革履、白衣送酒。
99、元嘉元年(公元424年),颜延之为始安太守,与渊明结交,有轶事颜公付酒钱。
100、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檀道济听闻渊明之名,去看望他,赠以粱肉,并劝他出仕渊明却拒绝了他,所赠粱肉也没有收下。
101、同年,渊明卒于浔阳。
102、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桃花源记。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标签: